PDCA循环首先由戴明博士提出,被称为“戴明环”,从字面上看十分简单,由P计划、D执行、C检查、A总结四个基本步骤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环,并且以此螺旋式改进与提升
二战后在日本被高度推崇,成为品质改善的基本思路及高效工具。随着PDCA在实践中的的不断深入与升华,它慢慢的变成了严谨工作的内涵之一
最初的“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状)是丰田TPS之父大野耐一首先提倡的,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日本管理学界又正式将之扩展为“五现主义”(现场、现物、现状、原理、原则),成为备受全世界认可与推崇的“以现场为中心“的高效、务实的服务理念与工作作风
但对于有些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团队而言,有些研发工程师往往远离制造现场,不懂产品装配实现流程、品质控制与检验流程、订单实现流程中诸多的保障因素与实现手段,习惯性地在办公室内闭门造车而且有时还有点”自命不凡“。如此这般怎能出色地完成设计的具体方案的测试、验证与改良?又如何能顺利实现商品化批量生产呢?
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美汽车业一直引以为豪的“最后堡垒”研发业绩全面沦陷,被日本企业攻克并全面超越
其中丰田混动量产车型普锐斯以及进军豪华车型的开拓者雷克萨斯是最成功的代表
由此可见,新产品的“小量试产”与“初期量产”也属于研发的流程(测试与改良、商品化生产),由于试产与量产都是在生产车间里完成的,因此研发团队也必须驻扎现场,热情参加并及时验证、修正及优化设计的具体方案。这正是五现主义的体现
但还是有些研发工程师习惯性地远离制造现场,他们不了解(似乎心理上也不想了解)产品实现流程、订单实现流程中诸多的保障因素与实现手段,往往“闭门造车“甚至还有点”自命不凡“。如此怎能出色地完成测试与改良?如何顺利实现商品化生产呢?
虽然每个企业的研发流程不完全一样,但都必须将整个研发流程分割成若干个阶段(节点),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输入文件、输出文件,而且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必须召开严谨的评审会议。这也是品质保证的需要
节点评审就是评估本阶段任务完成的结果如何、输出的文件是不是正确,并且需要明确判断能否进入下阶段的流程
所有在制作的完整过程、完成品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原则上必须得到100%的有效对策才能够进入量产。如果有少许对策尚未能彻底有效,则必须提出在量产前的行动计划或量产初期的“暂定对策”
研发节点的评估不仅涉及商品的品质保证,还需要仔细考虑成本竞争力和产品可靠性等综合因素,因此就需要有可靠的总结评估报告作为依据而绝不可轻率决策
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三菱重工的神户造船厂为了应对日益变化的顾客要求,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称之为:质量功能配置的质量保证技术
他们用矩阵的形式将顾客需求同怎么来实现这些要求的控制因素联系起来。该矩阵也显示每个控制因素的相对重要度,以保证把有限的资源优先配置到重要的项目中去
这种方法被水野滋、赤尾洋二总结提炼,后传到美国正式定名为: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相继被其它日本公司所采用。丰田公司于70年代后期使用QFD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福特公司于1985年在美国率先采用QFD方法。80年代早期,福特公司面临着竞争全球化、劳工和投资所需成本日益增加、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顾客期望提高等严重问题,采用QFD方法使福特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得到改善
QFD是一个如何把消费的人的需求愿望转变成对产品或服务的现实需求的详细专业方案的系统工具。充足表现出“客户原点、品质优先、源流保证”的品质意识
为确保顾客要求不被其随后的产品开发的每个夹断所遗漏,通过建立质量屋这种研究相互关系矩阵的方式,把每项顾客要求展开到产品的特性直至作业指导书中的工作方法
一个完整的质量屋包括6个部分,其目的是把顾客的全部要求转化为技术特性项目、防止被遗漏,杜绝顾客抱怨;并且依照产品的特性项目制定作业指导书(包括生产的全部过程和检验过程),确保顾客满意
所有在试产阶段的来料检验过程、制作的完整过程、完成品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必须全数记录在案,而且原则上必须得到100%的有效对策才能够进入量产。如果有少许对策尚未能彻底有效,则必须提出在量产前的行动计划或量产初期的“暂定对策”。这正是五现主义中”原理“、”原则“的具体体现
新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不仅决定了企业的当下,更决定了企业的未来。研发是为了系统地开发与设计出,并通过试产、量产的方式实现令客户及市场满意的产品及服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精益型研发要求研发工程师扎根制造现场、彻底贯彻五现主义的服务理念与职业作风,懂产品实现流程、订单实现流程中诸多的保障因素与实现手段,运用DFM的工具及方法加以实现
专注、专研、专耕精益制造与精益管理二十余载,深知中国制造业过去的成长与崛起,更深感未来全球竞争之艰巨!实业兴邦之使命感一直深埋于心,每日催促我努力前行
阅后如果有兴趣别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这样就可以每天获取本头条号专栏分享的知识